我校开展2018年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调研

编辑:发布日期:2018-05-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我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近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德玮率学生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先后对学校九个二级学院和三个院区进行了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调研。 

  各二级学院、院区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及辅导员代表出席了调研会,与会人员就加强学风教风联动、保障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强化创业指导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图为二级学院调研现场照片) 

  酒店管理学院结合“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拓展海外实习项目、加强实习基地品牌建设等工作上下功夫、做文章。 

  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出击,通过挖掘校友、共建合作企业资源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就业网络,积极开拓高质量就业市场,并扎实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商务经济学院就业工作形成了“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毕业生专项交流、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形式强化思想引领、拓展就业资源,努力提升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 

  管理学院组建了由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共同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团队,充分发挥专业老师、辅导员、校友的力量,形成三级联动,三管齐下的模式,并通过“唠叨”式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方式,全力走好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 

(图为二级学院调研现场照片)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从“新生导航”入手,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贯彻大学始终,并开设学长论坛,以校友和优秀学长的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学院还依托卓越人才培养实施架构、校企共建的创新应用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打造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外语学院针对不同阶段的特殊毕业生群体,分类细致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全院上下联动把握好毕业实习、论文指导等时间契机,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与帮扶,并通过毕业季系列活动做好毕业生“远航教育”。 

(图为二级学院调研现场照片) 

  文法学院深入细致了解到每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踏准就业动员、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司法考试等时间节点,通过专题讲座和每周循环式关怀分层次开展就业指导。学院今年的考研录取结果较好地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 

  艺术设计学院把好毕业生基础数据关,一方面加强就业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孵化新兴就业实习基地、开设考研及校友讲座等,不断完善学院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财金学院充分把握好就业工作责任关、质量关与价值观,通过加强就业单位推荐的精准率,有效提升了就业人岗匹配度;通过开展考研、创业、留学等分类化指导服务,促使学院就业工作实现针对性突破。 

(图为院区调研现场照片) 

  交通路院区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调动了专项工作人员积极性,实现了用人单位走访全覆盖,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为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共和新路院区科学规范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在“明日商届之星”等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赤峰路院区在扎实基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方法,通过召开就业指导专题会议、开展职业训练营、深化校企合作等形式,有效保持院区就业创业工作稳步前进的良好态势。 

    

(图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德玮讲话) 

  翁德玮在调研中对各二级学院、院区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举措和成效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他们对于学校整体就业创业工作的支持与贡献表达了感谢。同时,她也针对学校及各二级学院、院区的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她强调,目前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同时今年的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各相关单位要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鼓励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探索新兴就业市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促使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一是要提高站位,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因此要站在学生成才、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高度,共同关注、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最终交出一份令各方满意的答卷。二是要厘清思路,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和各二级学院、院区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化解各种困难和矛盾中提升效率。三是要拓宽渠道,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择业宣传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各二级学院、院区要结合专业和学科特色,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推进办法,推动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四是要深化改革,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要精细管理,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就业创业工作的数据统计,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分类造册,为各类困难毕业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帮扶。 

撰稿:蒋苏 摄影:顾韧亚 审核:许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