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文高指导支部生活,法学系研讨教育思想
编辑:发布日期:2015-11-18
cc
(图为法学系主任、党支部书记林沈节主持会议)
林沈节书记在会上介绍了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方案和前期准备工作。林沈节表示,法学系的十位专任教师中有八位是中共党员,通过组织建设凝聚共识,共同建设产学政研协同培养应用型商贸服务法律人才机制。通过组织生活会、教研活动等各种形式,讨论研究法学专业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并最终落实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研活动等各方面工作上,形成教育教学理念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的工作方式,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刘建民院长作为专业负责人汇报了法学系教育思想大讨论中的主要做法。在今年的五轮教育思想专题学习讨论活动中,力求“五个结合”,即内外结合(线上线下校外考察,校内学习讨论)、上下结合(针对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党员、教师各个层面不同要求开展学习讨论活动)、虚实结合(通过学习讨论统一思想和巩固评建成果、推进整改工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相结合)、远近结合(专业定位、建设规划、十三五规划和近期工作相结合)、常规性工作与标志性成果建设结合(将教师业务档案建设、试卷检查整改全覆盖等迎评促建措施、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各项工作常态化,同时注重省市级以上奖项、项目等标志性成果建设)。
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初步形成以下五点共识,需要进一步凝聚集体智慧,予以完善。第一是明确法学专业定位和目标。培养有商科背景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建设上海市优秀专业。第二是注重我校法学专业的两个特色。商贸行业特色和应用型特色。第三是三个抓手(环节)。课程建设、教改项目建设和与校内外优质资源合作,落实政产学研协同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措施。第四是提升学生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四个路径(载体):学科竞赛、司考、考研、就业。第五是注重五个方面的标志性成果(项目)建设:科研、教研、学生科创、创业创新、教师团队建设。
在会议中,还介绍了法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SWOT分析)、法学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法学系近几年在教师团队、教学科研、学生成长成才(考研、司法考试、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法学专业“085”工程建设项目取得的相关成果绩效,为法学专业建设和下一步发展所奠定的基础。
在随后的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发言交流中,分别从自身教学方法、法学专业定位、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竞争力、特色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工作等方面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教师们认为,应将法学专业的建设和规划与学校定位相统一,在这个大背景下讨论如何进一步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从应用型商科角度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课堂上开展研讨式教学以增加学生参与度,课下积极指导学生素质活动来和学生共同成长。刘建民院长表示,法学专业建设每一个进程,都凝聚着教师们辛勤劳动成果,每一个奖状背后都有教师们真情付出的感人故事。现在,上海商学院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继续努力,有作为才有地位。希望法学团队凝心聚力,与学校同进步、共发展,把学校、专业办好。在学校发展的平台上展示才华,实现个人的愿望。
(图为楼文高副书记等认真听取教师党员及非党员同志交流体会)
党总支副书记费黎艳在总结时表示,法学系在专业建设上有很好的传统,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本次组织生活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指导和引领。希望法学系党支部的教师党员能在教育思想大讨论后更好地推进产学政研工作,提升个人职责和能力,通过支部建设推进教学开展,为教学服务。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秋在听完党员教师发言后提出,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是针对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各院系要根据专家提出的问题,以后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努力改变不适合未来发展的模式,为教学改革做好思想准备。本科教学有其基本规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符合规律、具有创新、达成共识,那么标志性成果自然就会体现。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楼文高在总结点评组织生活会时表示,前期将支部建立在系、专业上,就是要将党的工作围绕院系中心工作开展,将学校、专业办好。楼文高副书记提出教育思想大讨论是对教育教学的一种反思和改进,教师要围绕存在的问题,研讨每个层面是否整改好,问题是否解决。如在高职向本科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质量保障中是否形成闭环的体系机制、教学计划是否体现本科教育水平等。希望院系能够针对以上问题进一步加深讨论,深化改革、形成共识,加强专业教学水平。
(撰稿:陈龙跃 摄影:陈龙跃 审核:刘建民、费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