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五届移民法论坛:移民法与自贸区法治建设”在我校隆重举行
编辑:发布日期:2014-06-04
5月30日-31日,全国“第五届移民法论坛:移民法与自贸区法治建设”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我校文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商学院国际移民研究所、商法研究所承办。
(图为副校长楼文高致开幕词)
(图为大会会场)
我校文法学院院长刘建民教授主持开幕式,副校长楼文高、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司长王香荣、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上海市诉讼法研究会会长张海棠、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福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安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外国专家局、浙江省公安厅、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侨办、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院、解放日报社、新民周刊、汕头市公安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郑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暨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广东警官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法国滨海大学、韩国灵山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等50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等90余人共襄盛会。
(图为刘建民主持开幕式,王香荣(右上)、张海棠(左下)、刘国福(右下)致辞)
楼文高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商学院全体师生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华外国人的数量每年都在持续增长,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促使不同地域的居民之间实现了互通有无,加速了各地的繁荣与发展。而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必将迎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加强对入境外国人管理的法律体制建设,对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法学院院长助理段宝玫主持第一阶段大会研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法制处主持工作副处长卢正、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郑少华、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倪建林围绕“上海自贸区法制建设及展望”作主题发言,刘建民教授作评议发言。
(图为段宝玫主持第一阶段大会研讨,卢正(右上)、郑少华(左下)分别作主题发言,全国人大法工委田林(右下)互动发言)
浙江省出入境管理局局长徐青主持第二阶段大会研讨。我校国际移民研究所负责人陈志强、广东警官学院战术部主任荆长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其荣、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刘国福教授等围绕“中国国际移民的探索及展望”作主题发言,山东大学宋全成教授作评议发言。
(图为徐青(左上)主持第二阶段大汇研讨,陈志强、李其荣(左下)作主题发言,宋全成(右下)评议发言)
31日下午,大会分三个议题在三个分会场进行深入研讨:移民法与上海自贸区探索、国际移民与移民法治建设、外国人与出入境管理制度研究。
(图为广东警官学院叶氢(左上)教授、我校商业移民专家朱国栋教授(右上)作主题发言,重庆社科院法学所丁正新(左下)教授、我校林沈节博士互动发言)
最后,大会交流和闭幕式由陈志强主持,刘国福和刘建民分别致闭幕辞。
我校参加本届论坛的还有文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费黎艳,国际移民研究所、商法研究所刘益梅、张莉、王岩、陈龙跃等部分师生。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商立校”的办学理念,侧重培养“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商业和商务管理专门人才,注重加强国际教育平台的建设,与美、加、英、德、澳、日、韩等国高校建立了经常性校际交流,为中外学生提供了游学、短期访问、交换生、推荐留学等机会。校领导一直注重对留学生的管理,以及移民问题的研究。本届论坛既是我校教师参与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我校教育国际化和开放办学形象的展示。
(图为专家学者在会议间隙期间进行交流)
本届论坛从参与度上看,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各级政府官员广泛参与,二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云集,三是社会团体亮相发声。具有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从研讨内容上看,表现为“三个创新”:一是移民法建设在人才强国战略上的创新,二是移民法在自贸区法治建设上的创新,三是移民法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的创新。本届论坛通过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和学术民主氛围的营造,对于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对我国国际移民产生的影响,研究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人口国际化路径,突破人口迁移瓶颈,构建移民法律体系,推动移民治理现代化、出境入境便利化和移民服务一体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国移民法论坛最初由刘国福教授在汕头大学法学院发起举办,至今共举办了五届,已经成为海内外国际移民和移民法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公安、侨务等政府机构官员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官员和社会组织成员研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移民法律制度的重要平台。
(文法学院、国际移民研究所、商法研究所 供稿)